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心理杂志

孩子迷上了《山河令》,让家长慌了:这孩子该不会是同性恋吧?

作者:许烨   2021-03-18   12622次阅读   15个赞

《山河令》大火,两位男主角的高颜值与自然的演技,加上全剧精致的布景与镜头运用,让这部片子的豆瓣评分达到了8.6分。

如果你去看一下《山河令》的制作花絮,点击率高的都是双男主的“甜蜜互动”。想来,这就是耽改剧的魅力吧。

52ccccfe9e27471c9b8982a91d7ca490

耽改剧,指的是由耽美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其中或隐或现的就是同性恋元素。当然在过审的影片中,同性恋情节会被淡化,改编成兄弟情义。

就像爆火的《陈情令》,也是耽改剧。不过这两部剧,都是古装,且都是虚构的小说内容。留给了观众想象空间之外,也拉开了同性恋情节与现实的距离。

不过近日爆出主持人何炅与男性友人出游的八卦事件,又再次让“同性恋”这个话题,进入到了现实生活中。

很多家长开始留意自家孩子爱看腐剧,看耽美小说,于是开始担忧:“我家孩子,该不会长成同性恋吧?怎么对同性文学这么感兴趣?”

基本上中国家长对于孩子是同性恋这件事,是很难接受的。

955e9d6be7e64ff6ac3f3d5a38393db8

并且大部分家长,对于“同性恋”是持有反对态度的:

e7381e0483034610bfee8209bc628ed8

但孩子是否会发展为“同性恋”,有时并不是孩子自己能够控制的。因为同性恋的形成,是漫长、潜移默化的一个过程。有的家长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那么下面就可以简单地了解一下。

按照《异常心理学》第九版中,关于同性恋的形成原因,大致分为两种:

 

一、孩子的“同性恋取向”是家庭发展的产物

 

也就是说,这也是一个原生家庭的问题。

如果一对夫妻生育了儿子后,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儿子就有可能发展出极端亲密的母子关系。这会导致儿子对母亲强烈认同,导致自身性别角色、身份的逆转。儿子比起其他男孩,会更斯文。青春期发展出近似女性的气质,有可能被同学嘲笑为“娘娘腔”。

这样的男孩长大后,可能倾向于找一位具有男性气质的同性恋人。

对于一组崇尚传统,希望有个儿子来继承香火,但却生育了女儿的家庭来说。女儿很有可能在成长过程中接受到父母无意识的期望,成为一名“假小子”。比起裙子和洋娃娃,她更喜欢跟男孩一起玩耍,甚至比男孩子们更厉害。有时还会动手教训那些“不听话的小弟”。

这样的女孩长大后,自身的男性气质会很吸引女同性恋者。

 

二、与胎儿发育时,母体的激素分泌相关

 

当然,也有研究表明胎儿在发育过程中睾酮水平的高低,与母体在怀孕期间的荷尔蒙环境都会影响胎儿大脑发育(涉及性别认同)。

总体来说,基因与荷尔蒙的结合影响,可能会产生一种性别认同倾向,再加上个体早年生活经验的相互作用,才会形成个体成年后的主观选择。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对性的好奇,加上接触到的相关文化,青少年也会对于自己的性取向感到迷茫与不确定。

这时,就可以通过五个问题,来初步确认自己是否为“同性恋”:

  1. 你是否明确自己的生理性别?
  2. 你是否认同自己的生理性别?
  3. 你的性别表达是男性还是女性(男性气质or女性气质)?
  4. 你的情感倾向?(男性or女性)
  5. 你的性倾向?(会对同性还是异性有性唤起)

如果你明确自己的生理性别,并且知道自己会被同性性唤起,那么大概率是有同性恋倾向了。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到了青春期,就不愿意跟自己交流了,只喜欢呆在自己的房间里。但对于已经知道自己有可能是同性恋的青少年而言,他们会很焦虑。所以,父母觉得孩子的少言寡语,并不全部来自于青春期的叛逆或是学业压力,还有可能是会有性取向的烦恼。

 

压力大部分来自于与其他孩子相处和不被团体所接受 在公开自己同性恋取向时,让当事人痛苦更强烈的是他们会受到来自身边人的不接纳(愤怒 敌意 负面评价 指责)。但如果身边人都是秉承接纳、理解的态度来看待这件事,当事人的痛苦情绪就会基本得到化解。

这些烦恼大多会来源于这四种压力:

(1)自我怀疑

孩子只是有同性恋倾向的自我怀疑,他还不太明确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

(2)预期的担忧或焦虑

压力大部分来自于与其他孩子相处,害怕发现自己的“不同寻常”被他人发现,会被嘲笑和歧视。或是自己的女性气质过于明显,已经被其他同学嘲笑为“娘娘腔”,这会让孩子内心非常痛苦。

除此之外,让当事人痛苦更强烈的是他们会受到来自身边人的不接纳(愤怒 敌意 负面评价 指责)。

905e46a240dc4560b9b9020fd7b75dab

但如果身边人都是秉承接纳、理解的态度来看待这件事,当事人的痛苦情绪就会基本得到化解。

(3)性行为时表现焦虑

青少年对性的好奇,有可能会付诸行动。但同时也会对于“未知的禁地”,感到很焦虑。担心自己表现的太无知,或是过火,都可能引起同性恋人的不悦与拒绝。

(4)重复的行为失败

有些青少年会在同性恋事件上,反复受挫。这会影响到当事人的自我价值体系,产生社交回避等情况。

所以,孩子是否有同性恋的情况,家长不用单方面的过度紧张。因为从这一问题的生成源头来看,早年的部分,都是孩子无法把控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父母要对孩子有着更多的接纳、理解。当然,也不排除青少年群体受到文化的影响,觉得有个同性恋人是件很潮流的事情。自己也想去体验一下。这种境遇性的“同性恋体验”,只是青少年发展期的一种探险型的人生体验。

经过“同性恋”筛查自测后,是能够明确自己到底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

但如果孩子的早年生活因素存在,通过筛查测试下来,自己很肯定是“同性倾向”的话,父母拒绝和反对的态度,只会让孩子更受伤。

另因创作需要,个别图片引用自网络,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作者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15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