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杨蓉自曝童年被猥亵,哽咽失声:童年无法修复,但能用这个方法战胜创伤

来源:壹点灵2021-01-18 15:113083

摘要:伤害就是伤害,没有人会喜欢受伤,好好对待孩子,注意自己的言行,让他们健康成长,比什么学前教育都强。

  最近,杨蓉在《明星大侦探》当中忍不住哽咽,上了热搜。

  看过这个节目的朋友应该知道,《明星大侦探》是个剧本杀综艺,氛围一般比较轻松。

  但这一期,有一些沉重。这一期的节目探索了“儿童性侵”。

  杨蓉扮演的角色“蓉门童”,被养父收养后囚禁在密道里,不见天日长达2年之久,而在此期间,养父对“蓉门童”做了许多丧尽天良的事。

  杨蓉在讲述蓉门童心路时,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几次哽咽,连台词都难以清晰完整说出来。现场气氛一度低迷,还差点中断了录制。

  早在2017年,她就曾经以第三人称,讲述过一个4岁小女孩被父母的朋友猥亵的经历。

  大多数媒体都认为,这是杨蓉自己的经历,而她也从未否认。

  在节目当中,杨蓉借“蓉门童”之口说:

  “这些年,我真的都不好过,每天都会想起这些事。”

  令人觉得难过的是,微博中的“她”被猥亵时只有4岁,在很多人眼中,是不太能记事的年纪。但事实证明,童年的创伤,没那么容易能抹平。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心理系教授Erin C. Berenz,曾在2017年发表过一个关于童年创伤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320名受试的大学生当中,40%都曾表示自己在童年时期遭受过严重的创伤。

  其中,遭受性侵的比例最高,其次就是遭受身体伤害、目睹家庭暴力等等,部分人直到成年之后,都被童年创伤的阴影所笼罩。

  回到国内,情况也不容乐观。香港社署曾在2018年统计过当年有记录的704宗虐待儿童案件,其中比例最高的是身体虐待,占大约40%,其次就是性侵犯(33.7%)和疏于照顾(23.7%)。最令人心寒的是,超过60%的儿童虐待案,其施加者都是儿童的父母。

  在残酷的数据面前,我们不难相见,童年创伤不可谓不普遍,伤害不可谓不严重。

  这几年来,关于“原生家庭”的话题从来没有停止过。即便是小时候不曾遭遇过“性侵”、“霸凌”等极端情况,不少人从家庭当中也受到了创伤。

  但是,绝大部分人,对于童年创伤,处理方式就是自我消化。

  因为在很多人眼中,童年创伤都是埋藏得最深的隐私,尤其是在涉及一些敏感话题时,很多人都会觉得羞耻。

  然而,在童年遭受创伤,不是我们自己的过错。

  杨蓉好歹还有不错的条件和资源,让她有了发声的机会,但那些没她那么幸运的人呢?在我们看不见的黑暗角落当中,还有多少人,被挥之不去的童年创伤敲骨吸髓,至死方休?

  童年经历无法再来,当我们已经遭受了童年创伤,还有什么办法自救,让自己的生活回到正轨?

  有句流传非常广的话:“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其实,这句话也不尽然对,童年经历自然是重要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尽管童年也遭受不幸,但长大后依然能战胜创伤,成为一个心理非常健全的人。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心理学家便已发现,童年经历并非决定人未来走向的唯一因素,每个人都与生俱来一种潜力,能够在遭受创伤和压力时被唤醒,帮助个体修复自我,获得良性发展,他们将这种能力称为“修复力”(resilience,也叫抗逆力、心理弹性)。

  可以说,修复力就是人能够战胜童年创伤的“超能力”,这种能力人人都有,只是要看是被激发,还是被埋没。

  那么,要想获得修复力,究竟要怎样做呢?

  说到这里,我们还要提到一个心理学概念: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

  心理学家格洛佛曾经提出:“控制点指的是一个人感到自己的成功与失败的位置在哪里——内部的或外部的。”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会将自己的成功和失败归因为外部环境,还是内在的努力。

  如果将成功和失败全部归因为外部环境,那么我童年不幸,就完全能决定我的未来也一片灰暗,我的自卑、矫情、堕落,通通都是有理由的,而且我不能改变,也不打算改变;

  但如果将成功和失败归因为内在努力,那么一切就会产生变化:

  童年不幸只能代表我的过去,就像一副牌,开局打得不尽如人意;但在成年之后,我依然可以通过自己的改变和奋斗,令情况变得越来越好,哪怕不能大杀四方,成为人生赢家,也可以保证中规中矩,享受属于自己的幸福。

  是的,修复力的密码,说到底还是在我们内心,我们可以选择成为一个拥有“内在控制点”的人,如果创伤已经无法改变,我们就改变自己。

  当然了,很多事情知易行难,不是说一句“改变”,人就能立马脱胎换骨,在这里,给所有曾经经历童年创伤的人一点建议。

  (1)转变思维,不要将童年创伤扩大化。

  很多人受童年创伤荼毒深重,不是因为创伤本身还存在,而是自己心中“念念不忘”,不断给自己二次伤害。

  比如小时候父母离异,童年过得很苦,成年后就将这种恐惧移情到自己的恋爱和婚姻当中。

  明明自己已经独立,父母离婚不离婚,也不会影响自己的交往,但就是心有戚戚,对方对自己好一点,就想“我不配”。

  这就是典型的被过去的阴影支配当前生活的现象,非常可惜,更是没有必要。因此,再次提醒大家:你小时候遭遇的创伤,不是你的错,不是你的错,不是你的错!

  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更不要用过去的创伤来打败现在的你,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小的时候你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现在长大的你有。

  当我们明白到童年创伤只存在于旧日,不会再伤害现在的我们时,我们才有正视它们的勇气——它们只是人生经历中的一部分,但不是未来的绊脚石。

  (2)尽可能地学会宽恕。

  当然,这里的“宽恕”,不包括性侵、虐待等违法犯罪行为,如果遇到这类童年创伤,在直面它们之后,建议报警或曝光,让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虽然“宽恕”听上去不解气,但也是解决这类创伤的最好方法,因为往往时过境迁,当时的人的心境、认识、彼此关系等等,早就不一样了。

  哪怕记住一辈子,等有朝一日找对方讨说法,往往只会看到对方一脸茫然的表情,只令自己心累。

  宽恕不是圣母,而是令自己和这些不必要的仇恨和解,不令它们占据太多的心灵空间。实施这类创伤的,往往都是自己亲近的人,理解他们认知水平的局限、掌握相处的正确界限,不被重复伤害,才是正解。

  (3)以善意对待和自己处于相同处境的人

  很多人伤害孩子的理由,就是觉得孩子不懂事,打也好,骂也好,反正过段时间就忘了。于是将孩子当成出气筒和垃圾桶,日常自己遇到了什么负能量,通通往孩子身上发泄。

  但其实研究表明,儿童自2岁开始,便形成自我思维,很多大人们以为孩子不懂的地方,孩子都有自己的感受,还会因为经历太少,将这些有强烈感受的事情记得特别深刻。

  《隐秘的角落》里最令我揪心的一句话,其实就是朱朝阳的“我什么都记得”。朱朝阳的母亲日常向他散发负能量,并黑了前夫一把,结果一句“我什么都记得”,才令她意识到,仇恨的种子,早就在孩子心里植根。

  不要将伤害当成“历练”,有事没事让孩子吃点苦。

  伤害就是伤害,没有人会喜欢受伤,好好对待孩子,注意自己的言行,让他们健康成长,比什么学前教育都强。

  最后,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被温柔以待,希望所有曾经历创伤的人,都能勇敢面对,愿所有人心中的小男孩/小女孩,都能成为我们一生中最治愈的良药。

  - THE END -

  · 作者:玉成,迷路的小书童。


凡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共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再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知名专家全部

鲁存秀

壹点灵心理咨询师

精神科医师
闫君

壹点灵心理咨询师

三级心理咨询师 沙盘游戏咨询师 日式催眠治疗师 认知行为治疗师
姚玉娜

壹点灵心理咨询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