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我极度自卑却又自负”:受过的煎熬都藏在父母这个模棱两可的行为中……

来源:壹点灵2021-04-09 17:28796

摘要:“父亲太强势,母亲太温柔顺从”其实体现的就是家庭教育中的“教养不一致”现象。值得思考的是,这种矛盾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有什么特点?

  最近看到一个提问:如果父亲太强势,母亲太温柔顺从,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一位答主这样描述自己:

  易对自己不满,又异常自恋;怕博不得别人好感,对无好感之人却又无耐心;

  “父亲太强势,母亲太温柔顺从”其实体现的就是家庭教育中的“教养不一致”现象。

  这种现象表现为:父母教养行为和观念截然不同。有些是“严父慈母”,有些是“严母慈父”,双方都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最合理,另一方太过火/太放任,甚至为此产生冲突……

  上周,我们的后台就有年轻妈妈留言:孩子写作业非常慢,自己是急性子,给孩子订了严格的学习计划,想让爸爸监督,结果对方不把计划当回事,任由孩子拖延,简直就是“猪队友”!

  严格和宽松的对立是“教养不一致”,它还可以表现成:一方关心,一方冷淡;一方鼓励,一方打压;一方暴躁,一方温和……

  值得思考的是,这种矛盾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有什么特点?

  户外谈话节目《锵锵行天下》嘉宾罗朗的家,父母教养不一致的情况就十分极端。

  父亲严厉、冷酷。15岁的酷热夏天,没有关窗,他吹了一晚上的空调,父亲暴怒,告诉他两个选择:要么滚出家门,要么出去打工。

  他后来回忆,那段时期,他的朋友,都在踢足球打游戏;而他就是去上班,打包外卖。

  面对勤劳的罗朗,父亲的赞赏并没有变多。只是教导他:如果不为社会做贡献,没必要活下去。

  而罗朗的母亲则是温柔的化身,她每天都向罗朗说“我爱你”,夸奖罗朗是最棒的孩子。

  父亲的暴躁、母亲的温和,从小形成鲜明的对比,让罗朗更偏爱自己的母亲。

  其实,父亲严苛的标准、缺乏鼓励,并不意味着“不爱罗朗”。然而,在这种鲜明的对比之下,父母当中严苛的一方,很容易承担了来自孩子的“恨意”。

  罗朗在节目当中说,即便已经成年,他依然不太愿意面对父亲,甚至不想和他对话。

  孩童在成长过程当中,其实不断在向抚养者寻求依恋和接纳:Ta喜欢我吗?能接受我吗?是不是在关注我?

  当父母的教养方式产生极端化差别,孩子很容易只和其中一方建立依恋关系,而认定另一方对自己“不尊重、不认可”,罗朗就是如此。(R.chris.fraley)

  不过,如果只是伤害到亲子关系,影响仍然是可控的,更严重的一种后果,是让孩子产生不安全的依恋模式。

  “依恋模式”的理论来源自心理学家约翰·鲍比尔的观察。婴儿对待父母的依恋危机,在成年后也会延伸到人际关系、亲密关系当中。

  墨尔本儿童心理学中心的学者指出,教养观念差距过大,是导致家庭冲突的主要根源。家庭充满冲突,父母就会消耗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缓和冲突,缺乏足够的精力照料孩子,也不能及时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从而导致孩子产生回避型或焦虑型依恋。

  拍摄过《午夜巴黎》的伍迪·艾伦则是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风流绅士”。

  他幼年在一个充满矛盾的家庭中长大,父母经常吵架,导致对孩子缺乏照顾。艾伦小时候很少得到父母情感上的抚慰。

  依恋模式的形成主要在于早期如何被对待。儿童想要得到关注,想自己的需求被及时回应。而在艾伦的依恋形成期间,他的父母都把精力和时间花在处理家庭冲突上。长期缺乏父母关注的艾伦,以为自己是不被喜欢的,成年后的他,也一直将这个观念刻在脑海里。

  长大后,艾伦有明显的回避型依恋倾向,对于喜欢的人,他害怕和对方过于亲密,即使结婚,婚姻关系也通常只能维持几周。

  回避型依恋的人,脑海里有一条规则:我要在你抛弃我之前,先抛弃你。

  艾伦自述:性减轻压力,爱情则相反。

  除了产生依恋问题,在更严重的情况下,个体会出现抑郁症和适应不良

  心理学家stein和Polo通过研究发现,家庭教养不一致的程度越高,孩子出现抑郁症和适应不良的几率就越高。

  知乎的一个答主谈到,由于父亲控制欲极强,而母亲过于温顺,双方的教育态度差异巨大。长大后的他,成了一个敏感且激进的人,心态极其消极的时候考虑过自杀。

  在家庭中,父母的态度和行为出现差异是必然的,仅仅因为教养方式不一致,就一定会导致不良后果吗?并非如此,这和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标准是否统一有关系。

  在儿童发展的第一阶段(0~3岁),儿童通过重复性和一致性来理解世界。家庭环境是儿童理解、学习情绪最主要的途径。(Jill,Bariola)

  儿童的学习来源于和家庭主要抚养人的情感交流。父母双方保持一致性意味着,与孩子互动,或者对孩子做出情感反应的标准是统一的。

  如果父母的标准差异过大,那么儿童学习和理解情绪,会产生混乱和矛盾感。

  直接表现是,虽然会察言观色,很早就懂得“应该看氛围做事情”,但对于在什么氛围下,做什么事情则是迷茫的。

  由于没有建立规则感,儿童还会感到父母的行为不可预测,这就导致在成长中发展出一些消极特征,包括攻击性、敌对性和自负。

  另一方面,在教养风格不一致的家庭中,通常存在两种极端的父母,一位是控制型,而另一位则是顺从型。心理学家Scharf,通过研究教养方式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发现在这种控制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会有更多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的问题,最典型的就是焦虑、抑郁症和冒险破坏性行为。

  在控制型家长眼里,自己永远不会犯错,出现问题就是孩子的错,轻则讽刺,重则打骂。

  而顺从的另一方,会无限宽容孩子,默许所有行为。

  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内心会无比矛盾,一如文章开头的描述。

  《新警察故事》中,关祖的家庭则是这种模式的极端写照,父亲强势,母亲溺爱,共同养育出一个犯罪分子。

  在父亲的眼里,关祖永远让人失望,父亲为了控制他,会给小关祖铐手铐。

  长大后的关祖,选择和一群富二代闯下弥天血案,仅仅是为了求刺激,为心底填不满的缺失和收不住的愤怒。

  这让我想起,提倡快乐教育的斯宾塞曾说过:前后不一致是教育中最严重错误之一。

  事实上,由于每个人成长和教育背景的不同,父母的教育观念存在差异是必然的,那么该如何统一对孩子的教育标准?

  最重要的,父母双方需要沟通情感和教养理念。

  作为家长,在如今的社会压力下,回到家中往往已疲惫不堪,甚至不想开口说话,但为了保证双方教养标准的统一性,沟通依然不可或缺。

  我们列了一张要点清单,不妨结合孩子的生活习惯,对照着进行沟通:

  我们对此持何立场?

  不遵守规则会有什么后果?

  良好的行为有什么奖励?

  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坚守还是灵活处理?

  我们如何提前将这些规则传达给孩子?

  父亲还是母亲特别负责处理此问题吗?

  我们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我们的方法有哪些可能的问题/缺点?

  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孩子也参与规范制定。例如,和孩子商量:

  上床时间是几点?

  洗澡的时间是几点?

  什么时候开始写作业?

  如果按时完成,有什么奖励?

  如果没有按时完成,有什么后果?

  制定好规则,可以和孩子一起定期温习,强化规则,提醒他们,遵守的好处和违反的后果。

  实际生活中,标准也并不可能完全统一,想要培养有安全感的孩子该怎么办?

  避免任何一方成为权威性父母,始终给孩子保留选择权。孩子在做选择时,能够感觉到自己有能力,从而增强独立性和安全感。

  多花时间陪伴。父母的陪伴是儿童形成安全性依恋的必要因素,更重要的是,陪伴过程中要及时回应孩子的合理需求。

  不要僵化一致性。当父母的反应出现差异,可以向孩子解释原因,帮助孩子整合不同的规则。另一方面,养育是一个长期过程,教养方法也需要不断调整,一致性和灵活性都需要被考虑到。

  保证父母教养标准的统一,归根结底,是为了孩子能够成为一个自信,具有安全感的成年人,并且拥有高质量的亲密关系和健康的心理。

  养育孩子这条路漫长且充满荆棘,我们不妨坐下来好好沟通,也许是帮助孩子成长的最优解。

  References:

  Bariola, E., Gullone, E., & Hughes, E. K. (2011). Child and adolescent emotion regulation: The role of parental emotion regulation and expression. Clinical child and family psychology review, 14(2), 198.

  Becerra, M. I. G., Sánchez, J. P. E., & Méndez, J. H. M. (2020). Role of parenting styles in internalizing, externalizing, and adjustment problems in children. Salud Mental, 43(2), 73-84.

  Laukkanen, J., Ojansuu, U., Tolvanen, A., Alatupa, S., & Aunola, K. (2014). Child’s difficult temperament and mothers’ parenting styles.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23(2), 312-323.

  Scharf, M., Mayseless, O., & Rousseau, S. (2016). When somatization is not the only thing you suffer from: Examining comorbid syndromes using latent profile analysis, parenting practices and adolescent functioning. Psychiatry Research,244, 10-18. doi: 10.1016/j.psychres.2016.07.015

  Stein, G. L., & Polo, A. J. (2014). Parent–child cultural value gap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Mexican American youth.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23(2), 189-199.

  (2021, 01). Working Together – The Importance of Consistency in Parenting. Melbourne Child Psychology. Retrieved 01, 2021, from https://www.melbournechildpsychology.com.au/blog/working-together-the-importance-of-consistency-in-parenting/

  ·作者:儵而,心理学硕士。

  ·壹点灵,关注个人心理成长,陪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凡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共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再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

知名专家全部

石胜男

壹点灵心理咨询师

【认证资质】 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 沙盘指导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
林秋玲

壹点灵心理咨询师

二级心理咨询师 国际催眠师 完型治疗师 美国西南大学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生在读 曾担任500强公司供应链项目运营经理
吕旭秀

壹点灵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心理咨询问答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