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脑海中总是分布各种是非对错,对己对人都是...

匿名  

困扰我很多年,从很久以前就察觉到自己这一特点,对人对事,总是喜欢进行道德评判,用一种审视的眼神看待发生在周围的人,自我的内心世界从此进入到狭窄的二元观——“对于错”。一旦一件事情没办法用对错评判的时候,或者是超过了我心中的对错观时,不解,纠结,彷徨就会席卷而来,随之可怕的是被一阵阵浪潮声海淹没,这一阵阵浪潮的声海中,一遍遍鞭打自我无力的“内核”,把自己放得越来越小,越来越无形。
在看待周围人的时候,这一点也一直影响着我,交往的圈子总是不能突破“自我镜像”的局限,和自己相似的人交流,对“异己者”恐惧,远离。
其实我所远离的,未曾不是自我人生中“逃避”的部分呢?
对于这一点多年来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一直没有再进一步,我真的很希望有朝一日,我能够提高这部分的心境,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能够有所突破!!!

回答
1个回答
房香娟心理咨询师

亲爱的匿名您好,我是壹点灵心理服务者房香娟,非常有缘看到您在平台上的留言,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我来问您做这个解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的思考。
对于您描述的“二元论”的思考,我特别理解您内心的困扰,其实从心理学相关知识来讲,我们成人后的很多想法是来自小时候抚养的环境,可能是家人以及教育环境等等带给我们的影响,有些是有益处的的,有些是没有益处的。不过拥有一定的是非观也是我们进入社会必须坚守的原则,就正如有些事情别人可以做,我们可以理解,但自己不去做这是自己做人的原则。
人的人生都是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发现探索,进而不断进行自我成长的,就正如您这次的思考就是在包容这个世界方面提升了,同时也提升了自己对于自我的接纳和肯定能力。我想这就是人格在不断完善和成熟呀。成熟与年龄并非完全一致,有些人更年轻但是却让人感到Ta很成熟,而有些人年纪不小却依然让人感到幼稚。那究竟什么才意味着成熟呢?
一.人格
心理学当中,讲到人格这个词语。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由许多成分构成,其中主要的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等。我想我们平时所说的成熟就指的是这个人的人格相对稳定了。

二.人格的特征
人格具备三个特征: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和功能性。
独特性: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和教育等先天和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这就构成了人格的独特性。但是,在同一时代,同一文化背景下,人们也会形成一些相同的人格特点,这是人格的共同性。人格的共同性和独特性之间的关系,就是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个性中包含着共性,共性又通过个性表现出来。
稳定性:由各种心理特性构成的人格结构是比较稳定的,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一贯的,是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但是,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和一个人的发育和成熟,其人格特点也会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
3.统合性:构成人格的各种心理特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内部的一致性,并受到自我意识的调控。人格各种特性的和谐统一是心理健康的标志。
4.功能性: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但他的行为总会打上人格的烙印。同时,外界的刺激只有通过他的人格中介才起作用。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三. 人格的结构
人格的结构通常包含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系统等。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包含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

心理学家罗杰斯看来,健全的人就像一个婴儿,因为他是按照自己机体估价过程而不是价值条件来生活的,这种“忠实于自己”的生活是完善的生活。它标志着一个纯洁的自我和真正的善。幸福来自市县区相中的积极参与,体现在持续的奋斗之中。需要注意的是,罗杰斯强调的是实现趋向而不是实现状态。罗杰斯认为,健康人格包括五种特征:开放的经验,协调的自我,机体估价过程,无条件的自我尊重,人际关系和睦相处。

1.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就是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气质主要是由神经活动的特点决定的,因而是先天的,稳定的,但也不是不可改变的,环境条件和重大生活事件都会对气质带来影响,知识这种改变比较难,而且改变的幅度也不会太大;气质没有好坏之分,也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能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效率;气质影响一个人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对环境的适应和心理健康。
2. 性格是指与社会道德评价相联系的人格特质,表现为个人的品行道德和行为风格,受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是个人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方面的各种习性的总称。
3. 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认知风格和认知能力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能力指成就水平,而风格指偏爱方式;能力指人们能够达到的最高行为,而风格指人们的典型行为;能力是一种单级变量,有高低或好坏之分,而风格是指一种双极或多级变量,无高低和好坏之分。
4. 自我调控因素这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因素,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自我调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它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如自尊与自卑等的体验;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成分。

环境因素只是人格形成的外因,内因则是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自我调控具有创造的功能,它能改变自我,塑造自我,不断完善自我,将自我价值扩展到社会中去,并在对社会的贡献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把实现自我的个人价值变为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

关于人格方面的理论有很多,这里跟您分享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
1.本我:位于人格的最底层,是人的原始的无意识本能,欲望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它要求满足,遵循快乐原则。
2.自我: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位于人格的中间层,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着调节的作用。它遵循现实的原则,既要尽量满足本我的要求,又受制于超我的约束。
3.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它遵循道德原则,起着抑制本我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以及追求完善境界的作用。
人格结构中的这三个层次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行其责。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出健康的状况。同时我们可以推演出自我越强大,人格就越完善。

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探索,不断发现的过程,期待我们都能够在人生的旅程中不断遇见更好的自己。

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帮助,如有疑问欢迎私信。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