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好,我是于涛。
看了题主的问题描述,感受到题主因为学习上的问题,导致的内心困扰。
首先,很理解题主的心情。作为学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习就相当于是自己的‘工作任务’,如果付出了努力,却没有相应的回报,这肯定会让我们感到气馁和自我怀疑。
我们通常认为‘努力就应该有相应的回报’,而这个回报的多少一般都很少被量化,有朋友一开始成绩在班里靠后,给自己定了目标是半学期进入前三。虽然,这个目标有可能实现,但是其难度过大,大概率不会出现我们想要的‘回报’。这时就会容易陷入挫折体验中。
另外,努力是学习动机强弱的体现,而仅仅有动机是无法达到想要的学习效果的。学习是脑力劳动,需要大脑处在相对放松状态。
学习效果=学习动机X学习能力X学习环境
1.学习动机
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和效率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一般情况下,难度低的任务,动机越高效率越高。例如,如果是做流水线计件工,越想赚钱工作速度相对就会越快。
难度高的任务,中等偏低一点动机水平反而会让学习效率更高一些。
在小学阶段,知识比较简单时,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动机,增加学习时间来提高学习效率。
但到了初高中阶段,知识难度增大,如果有太高的动机水平,就会导致学习压力大,经常达不到理想的‘回报’,而觉得受挫,自我否定,紧张焦虑。反而会影响学习效率。
因此,制定符合现实的合理的阶段性目标,保持适当的中等的动机水平,更有利于学习。
2.学习能力
包含智力水平和学习方法
一般情况下,同班同学智力上的差距都不是很大,影响因素也比较小。
每一科目都有相对应的学习方法,科学的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科学的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等,对学习的效果都有影响。
一般来说,理科学习注重逻辑推理分析,知识点学习,像盖房子一样,从地基一步一步往上盖起来。如果基础的知识没有掌握,很难学好高难度的知识。
而文科更注重广泛阅读和重复记忆,善于从整体的角度理解部分,总结归纳概括等。
3.学习环境
分为内在环境和外在环境
内在环境是指学习者情绪的稳定性,如果能够处理好情绪困扰,大脑就能更专注到学习上,学习效果就更高一些。(具体改善情绪的方法比较多,可以尝试了解肌肉放松训练,深呼吸放松训练,认知调整等)
外在环境是指身边的学习环境,人都是容易受到影响的动物。
如果身边的人都在学习,也很容易进入学习的状态。如果身边的人都在玩,大概率也容易被带偏。(保持觉察,不断清晰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要什么,尽量减少外在影响)
家庭影响,如果家长能够不给孩子太多压力,相信鼓励孩子,那更容易让学生在学习上更放松,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祝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