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自卑与人际交往极少

匿名  

一直对自己的不自信,上大学后更自卑,周围人都很优秀,而我本来就是慢热型,又因为学校将我与其它学院的人混寝,所以跟本班的同学都没有交际,交不到朋友,也没有人主动来接近我,以至于我更加自卑,感觉自己得了抑郁症,每次小组活动时自己都没有分到组,之后调配到一个组时也插不上话……学校有游泳课,因为自己的脚太难看,极度不愿意上课,甚至想退学了。好怕同学们都嘲笑或者更加远离我,排斥我。

回答
4个回答
囡囡囡普通用户

看到你目前的情况确实人际相处上出现了问题,在这种状态下自我的存在感似乎淡化了很多,不管自己如何似乎也没有人在意,这确实让人焦虑抑郁。我想你说的不自信是造成目前状态的直接原因。然而你能够上大学说明你至少有一定的能力与优势,更何况自信心与能力长相没有直接关系,因此自信不足有自身内在更深层的原因。

许丽心理咨询师

我是壹点灵心理咨询师许丽老师。看来你不太接纳自己,如果一个人不接纳自己,人就会自卑,总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长处比就会越来越失去勇气和生活的信心。比较产生自卑,如果你从来不和别人比较以后瞧不起别人,你就不会和别人比较以后瞧不起自己,自卑不是瞧不起别人,自卑实质是瞧不起自己。最后建议你和自己比,做了就比没有做好,做的不好也比没有做强,你今天能意识到这一点就比以往的你有进步,不要和别人比,最后建议你接纳自己无论好的,坏的你,这才是真实的你,整合的你,只有好的你是理想的你。

徐姗姗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理服务者徐姗姗,很高兴在这里为你解答疑惑。
我们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自卑感就来源于“比较”,它可能是在与外界的人对比时,也可能是在与自己的理想标准对比中,产生的一种“比不上”或者“比较弱”的感受。
自卑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普遍,因为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每个人都是一群社会关系的综合体。而且比较无处不在,就算不是主动比较,也会有被动比较、下意识比较存在。而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所以,自卑感无处不在。
看到你的诉说,感觉到从小到大的你缺乏自信,导致人际交往受到影响,甚至都想到了退学,现在的你害怕被同学嘲笑,害怕被排斥、被孤立,因为自卑感,使你现在感到痛苦。
个体心理学家大师阿德勒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一定程度的自卑感,每个人都会有过体验,而且也是正常和健康的。
如果我们勇往直前,便能通过直接、实际的方法改变我们的生活,逐渐摆脱自卑感。而阿德勒自己就是一个摆脱自卑、实现超越的励志典型案例,也是我大学时期就比较崇拜的一名大师。
另外,他说过,“自卑感的存在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它激励了人不断追求卓越,克服自身的障碍,在有限的生命空间内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可以说,正是由于人类会有自卑感,才会有不断取得发展和进步的不竭动力。”
所以,我们要正视自卑感,并且可以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来释放自卑感。
第一,调整自我认知。
心理学理论认为,影响我们情绪和行为的不是刺激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于刺激时间的认知和看法。合理的、积极的认知带来积极的情绪行为,而非理性的、消极的认知则会带来消极的情绪行为。
在面对你和同伴人际关系的问题上,建议你静下来好好思考分析下,自己内心是否有一些不合理的非理性认知。
比如“没有人主动来接近我,我就交不到朋友”“自己的脚太难看,别人都会嘲笑自己”等等,人际交往中主动接近我们喜欢的人,这是大多数交往开始的地方,总是被动等着别人来接近自己,很容易等不到。
通过全面、客观的认识,辩证地看待自己和自己的客观条件,我们没有办法选择出身,但我们可以选择努力。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必总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较。父母和家庭给予我们的条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不管身处何种家庭背景,不管父母给了我们什么样的身体发肤,什么样的基础条件,在这个基础之上,未来自己成为什么样子、过什么样的生活,这才是最关键。
第二,积极的自我暗示。
很多时候,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是我们对自己的一种暗示作用,即我们所处的世界就是我们看到和认知的世界。
积极的自我暗示带来积极的行动,相反,消极的自我暗示带来消极的行动。这一方面,对小佳来讲,要告诉自己“我并不是最差的”,“与其等着别人来接近自己,不如自己主动接近喜欢的人”,“没有人生来完美,虽然我的脚难看,但我的其他地方好看,而且好看也不是唯一”等等。
总之,我们都知道,每个事物都有多面性,我们的心态受自己调控影响,所以我们要多用积极的语言暗示替代消极的比较落差,更多地看到积极的一面,释放负面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
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即热切的期望与赞美能够产生奇迹。
要改变我们的自卑心理,就要多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和积极的期待,来指引自己向期待的方向发展和改变。
第三,超越自卑,追求卓越感。
卓越感是自卑感的补偿,性格慢热也好,脚不好看也好,这是我们的“先天”不足,但我们要通过其它方面的努力取得成就,来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
面对自卑,有些人会通过加倍的努力来证明自己,而另一些人则会回避他人来逃避自卑
我想,我们要选择前者,勇往直前地去面对自己的自卑感,并寻求突破,去努力发展自己其他方面的优势,追求超越。
找到自己擅长的事情,并积极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人生更加丰盈,接纳自己的过去,未来努力变成更加喜欢的自己。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趋向美好事物的,用自己的美好期待作为动力,牵引着自己释放潜能。每个人都蕴含着无限的潜能,用心发现和用力发展,都能发现自己生命之花的鲜艳之处,每种花都有每种花的可贵之处,努力去让自己的花开出自己的色彩,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感谢你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如有疑问欢迎私信,如果觉得自己现在的力量尚不足以缓解,可以联系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来帮助你,祝你早日摆脱自卑,找到自我。

林静仪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理服务者林静仪,很高兴有机会为你解答。

看完你的留言,能感受到你内心非常渴望与同学们交往的心情,你觉得自己不够优秀内心有一种不自信,以致于在班里在宿舍里都交不到朋友,心里很怕同学们会嘲笑或者远离排斥你。非常能理解你的心情,抱抱你!

从文字上能读到你对人际交往的渴望但又焦虑的心情,你很害怕暴露自己的脚,你觉得暴露了,同学们会嘲笑或远离排斥你。
看到这,我在想你的脚究竟是怎么了?让你产生了这么大的负面情绪,以致于让你不敢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的脚了。
我想请你想想,你觉得自己的脚可以改变吗?我相信你也知道这脚不能再变了是吧,那么在不能变的情况下,可否尝试让自己接纳它并改变自己对脚的形状看法呢?

心理学里有一个ABC情绪疗法,认为激发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C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

可否尝试从另一个角度去发现自己脚特别的地方?重新赋予它一个新的观念,改变自己旧的观念,从而改变自己的情绪呢?

关于人际交往方面
从文字的表达上看到,“你与其他学院的人混寝”这个从另一个角度看,是不是比同班同学多了一个认识更多同学的途径呢?
你写到“也没有人主动来找你”那可不可以尝试下主动从问侯开始呢?
我感觉你可能由于对自我的不太自信,一直活在了自己的投射中,建议你可以把你的想法进行一个验证的,比如你说调配分组厂方也不插不话,可以这样尝试下,认真听听他们说内容,然后大胆点说下自己的观点,觉得说错了就自嘲一下来缓解气氛,别人不会太注意的。只有通过大胆的表达,你才会更好更快的融入哦。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一点帮助,祝福你!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